在德國波恩市西北地區(qū)的一個大型社區(qū),有個特殊的小村子叫“Amaryllis”,中文的意思是“朱頂紅花”。全村由46個家庭、66人組成,面積為3500平方米,有3座橘黃色的樓房,還有一個大花園。各家各戶的樓房之間都用鋼筋結構的空中走廊連接,目的是為了鄰居之間串門時方便。
在“Amaryllis”村,人人都像朱頂紅花一樣享受著世界上最溫暖的陽光。村民們自豪地說:我們已過上了“理想生活”。
“Amaryllis”村于2006年開始組建,由來自不同地區(qū)的雙職工夫妻、單親媽媽、單身漢和老人們共同出資,大家請來工匠,人人參加勞動,終于在2008年初完成了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村”。
“Amaryllis”村的幸福平等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住房面積完全相同:全村46個家庭,每戶均擁有一間40平方米的臥室,而各家各戶的廚房、客廳以及活動場所,都使用位于村子中央集體樓房中的公共設施。
大門全是透明玻璃。每個家庭的活動都非常透明,不管家里是否有人,一律不關大門,誰家如果短缺什么,都可以到鄰居家去拿,無須打任何招呼,用完了再還回去即可。
大小事務集體決定。村里不管遇到大事小事,都要召集全體村民開會,大家各自發(fā)表意見,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形成決議,然后執(zhí)行。
每家擁有半輛汽車。各戶以書面合同的形式和其他家庭合用一輛車,既省錢又環(huán)保。
每周固定“做好事”。村里每周設立一個固定的“做好事”日。在這天,每家每人都需“關手機、關電視、關電腦”,人人都自覺外出“做好事”,內容包括:照顧生病的村民、清理環(huán)境衛(wèi)生、陪孤寡老人聊天、溫習文明用語等。而且在這天,每個人自覺地只吃有機食物,不去商店買奢侈品等。
公益標語隨處可見。在村里每條巷道的墻上,都張貼著諸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集體生活對每個人都有益”等標語,時刻提醒村民牢記助人為樂的美德。在這里,沒有人因私事發(fā)生過爭吵,更沒發(fā)生過打架斗毆。人人爭做好事,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如某個家里發(fā)生水管破裂或者暖氣不熱的情況,很快便會得到有這方面技術者的無償修理。如老人腿腳不方便,便會得到年輕人的熱心幫助,比如幫老人買菜和日常用品等,而且這種幫助會堅持始終。一旦這個年輕人臨時有事,馬上就會有人替補上來,耽誤老人生活的事絕對不會發(fā)生。而老人們也不會閑著,他們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單親媽媽帶孩子或照顧外出家庭里的寵物等。
德國一家媒體這樣評價“Amaryllis”村:在此之前,天知道理想生活什么時候才能降臨人間,而這里的一切告訴人們,全體村民共同勞動,共同生活,人人平等,沒有偷搶犯罪,有的只是和諧互助……這里所有的幸福都顯得那樣靜悄悄。這就是人們一起努力的理想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