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異鄉(xiāng),吃遍南北蔬菜,卻唯戀故鄉(xiāng)膠東的大白菜。那脆生生的清鮮勁兒,以及那些源自心底的溫暖記憶,總是清晰地縈繞在心頭。
霜降到,菜下窖。眼下正是收儲大白菜的時節(jié)。一棵足有幾十斤,能吃好幾天。老話說得好:好種出好苗。膠東大白菜一般是自家自留的種子,開春時選一顆品質(zhì)好的栽到地里,等開花結(jié)籽后,就可保留到夏末秋初種植。
種植大白菜,一般得選擇靠近水源且土質(zhì)肥沃的地方??赡z東老家一面依山、三面環(huán)海,雖說風(fēng)景美不勝收,但山高地薄淡水少,并不是種植大白菜的最佳之地。因此,老家人種大白菜,就要付出比平原地帶的人們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
山嶺石頭多,地薄難下镢。人們在山嶺下用石頭壘起一道道石墻,石墻內(nèi)推土填平,再把土里的樹根和石頭挖出來,在里面下好土肥,在地面上打好土壟。到了地頭,脫掉鞋子,挽起褲腳,赤腳下地掄镢頭。一下,再一下,雖氣喘吁吁,但心里坦然。刨白菜地需深挖四五尺才行,干個一兩天,才能整飭好一塊菜地。再用镢頭在地面整出一條條筆直的壟,施好底肥和表肥,大白菜生長初期和后期的營養(yǎng)就足夠了。
夏末秋初,陽光舒適,是種植大白菜的黃金時節(jié)。在壟上按照白菜長大后的間距,每隔一尺多挖一個小坑,下四五顆種子,然后澆上水,待水充分滲透到土里后,再把這些小坑用周邊的土淺埋。三四天后,一棵棵小白菜就會破土而出。這時候,還得根據(jù)天氣干濕情況,不斷在上面澆水。一直待小白菜芽長到巴掌大時,才能進(jìn)行間苗。
間苗,一般會選擇在清涼的早晨進(jìn)行。地表的露水濕潤潤的,白菜芽苗嫩得一掐一股水。在每一堆芽苗里留下一棵,其他的拔掉。拿回家后,用熱水一焯涼拌,就是一道絕佳的開胃小菜。
大白菜水靈鮮嫩,全靠肥催和水養(yǎng)。說到水養(yǎng),對山區(qū)的人來說,可不是件容易事兒。每過三四天,大白菜就須澆透一次。以前,老家沒有現(xiàn)代澆灌設(shè)施,全靠山里人的一副肩膀挑水澆灌。澆一遍白菜地,至少需要二三十擔(dān)水。來來回回爬坡過坎,有時往往澆到大半夜。就這樣,從夏末到秋末,每隔幾天澆灌一次。在莊稼人的辛勤澆灌下,大白菜的菜心越來越大,用手一按,硬邦邦的格外結(jié)實。莊稼人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秋霜降,樹葉黃。這時候,人們會從山上找來一種如絲瓜蔓一樣的藤條,把大白菜的葉子收攏起來,在腰間捆綁幾道。這樣的好處是,大白菜越長越結(jié)實,到最后收割以及冬儲時利利索索,不分散也不掉葉。
鄉(xiāng)下人過大年時,除夕夜家家必吃大白菜。過去生活條件有限,母親會在過年時,把沒舍得扔的大白菜外面的老葉子,加上肉一起燉爛,一次燉一大鐵鍋,一盆盆地放著。這種“過年菜”,孩子們總是吃不夠。
故鄉(xiāng)膠東的大白菜,對于異鄉(xiāng)的游子來說,有著說不盡的千般情懷,道不完的萬般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