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上大學生村官的時候,無意中了解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以前是一個知青的事情,自豪而又彷徨。自豪于國家主席是我們村官的大前輩,彷徨于知青,一個對我來講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匯,最初的認識是在歷史課本里,知青從1955年開始出現(xiàn),斷斷續(xù)續(xù)到70年代漸漸沒了蹤影。而讓我深刻認識到總書記那段青春歷程的便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真實、深刻。
古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村下鄉(xiāng)插隊一干就是七年,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經歷,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個我們不曾了解過的青年習近平,更對我有一個很好的激勵作用。
在上山下鄉(xiāng)那個年代,習近平總書記即便身處偏鄉(xiāng)也沒有失去對知識的渴求,讀書成了他始終堅持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才來陜北帶的重重的兩大箱子里全是書,他不僅自己看,還給鄉(xiāng)里的老百姓普及。那個時候書籍很匱乏,時間也很緊迫,他卻利用勞作休息的時間來看書,也給鄉(xiāng)親們講,讓他們開闊視野,不斷汲取知識充實自己,讓自己不至于荒廢時光。知青時代的青年習近平為我們青年一代作出了榜樣示范,在生活的漫長篇章中,讓學習成為青年的血肉,讓思想鑄造青年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七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艱苦生活對他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他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他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yǎng)了他的自信心。正是總書記這種求真務實、貼近群眾的良好作風,使得他的思想深深根植實踐并對人民產生了深厚的情誼。總書記的七年知青生活為我們證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也為我們展現(xiàn)出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如今的我們,尤其是作為大學生村官,我們更應堅持實踐的觀點,讓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根植于實踐、為實踐所檢驗、最后回歸于實踐;更應堅持將人民群眾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不二法門,將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而不是停留在虛浮的表層。
七年,在一個人身上留下了一生的烙??;四十年,成就了一個偉大的領導者。習近平總書記的七年知青歲月是人生中意義非凡的時光,我們也更加了解成功背后的辛酸歷程,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需要我們在充滿坎坷的道路上不斷砥礪前行?!。ㄗ髡邽橹貞c市榮昌區(qū)清流鎮(zhèn)永興寺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