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到農村基層工作以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學和特長,積極為建設農村、服務農民、發(fā)展農業(yè)作出貢獻,同時自身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是我們的共同期待。但是在大學生“村官”作出貢獻和鍛煉、提高的過程中,筆者認為,為更好地適應和促進農村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大學生“村官”應會四種語言:
一是地方語。所謂地方語即方言,為了盡快地適應和很好的開展農村工作,大學生“村官”到農村工作以后應盡快學會地方方言,并深刻理解其內涵,為自己在農村開展好工作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是肢體語。肢體語言又稱身體語言,是指經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藉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為了方便農村工作,大學生“村官”應盡快學會肢體語言,在處理農村工作過程中,一個眼神、搓手一下、捶一下胸都有其特殊的意義,運用恰當,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玩笑語。在農村工作的干部,有時由于輩分的緣故,為了方便開展工作,開玩笑在所難免,這就要求大學生“村官”要善于融入其中,不受農村習俗的拘泥,善于應用玩笑話恰當地開展農村工作。
四是夸獎語。在農村工作,為了讓群眾很好地配合某項工作,大學生“村官”不得不用激將法——夸獎語,夸獎和恭維某些有威望、識大局、能帶頭的群眾,讓他們在開展某些有難度、有抵觸情緒方面工作時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使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得到很好的貫徹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