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離世,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個星球上各地的人自發(fā)地以各種方式來追念他,這不僅僅是他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蘋果”產品,更因為他的創(chuàng)新思維,他的自由思考,他對這個世界的顛覆和再造,像是一筆巨大的遺產,值得大家共同來傳承。
美國《時代》雜志總編沃爾特·艾薩克森在他的著作《史蒂夫·喬布斯傳》前言中寫道:“這是一本關于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企業(yè)家的書……我也希望這是一本關于創(chuàng)新的書?!蔽乙詾?,這是對喬布斯留給世人這筆遺產的最好的定義和詮釋。
顛覆和創(chuàng)新,是“蘋果”的靈魂,當然也是喬布斯的靈魂。因為很少有其他的產品像“蘋果”一樣可以在科技和人文之間找到一個恰當?shù)钠胶猓瑥亩淖兞舜蠹业纳?,促進了人群彼此不同而又相依的感受。“不要去作市場調查,因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產品?!边@就是喬布斯的不同,他所追求的,永遠都是大家內心深處所需求,卻又渾然不覺的。所以,蘋果總能給這個世界帶來驚喜。
然而,這種舉世的“期待”和“美好體驗”,似乎卻來自一種極端個人的“人生體驗和思索”。從《史蒂夫·喬布斯傳》中,我們得知喬布斯是一個棄兒,那被“拋棄”和被“選擇”的人生初始,是不是就是他“非同凡想”的基石呢?他這樣描寫自己拒絕與養(yǎng)父母同行,一個人走進大學校園時的情形:“我不想讓任何人知道我有父母,我就想像個搭火車四處流浪的孤兒一樣,突然出現(xiàn)在校園,沒有根,沒有與外界的聯(lián)系,也沒有背景故事?!痹谖铱磥恚@幾乎就是一個“蘋果”創(chuàng)造者的真相了:沒有根,沒有故事背景,沒有與外界的聯(lián)系……所謂“顛覆”,所謂“創(chuàng)新”,不是修修補補,不是添枝加葉,而根本就是“無聲處的一聲驚雷”。
而“驚雷”卻不是憑空能起的,喬布斯并不是上帝的兒子,這位天才創(chuàng)新者同樣來自學校,來自家庭。而這,也正是值得我們思考并踐行的。喬布斯自小表現(xiàn)得與眾不同,這不僅讓學校難堪,更讓養(yǎng)父母難做。但是,當少年喬布斯被學校送回家時,他的養(yǎng)父對學校如是說:“聽著,這不是他的錯,如果你提不起他的興趣,那是你的錯。”而這些話,學?!熬尤弧币步邮芰?。少年喬布斯重新回到學校,并遇見了新的老師。是的,她想辦法“提起了”喬布斯的興趣。喬布斯后來回憶說:“如果沒有她,我一定會坐牢的?!?/P>
想想,如果上帝交給你一個特殊的孩子,你該如何去做?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你不能把他交給魔鬼。這,是我對教育的新解。也正是這樣的理解和寬容,少年喬布斯這個不愿意接受權威的孩子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理解和尊重。養(yǎng)父母竭盡全力來適應這個非常聰明又非常任性的孩子,想辦法讓他學到更多的東西。從喬布斯的身上,我們似乎可以這樣去看:教育即發(fā)現(xiàn),教育即理解。上大學后的喬布斯,因拒絕上那么多的必修課程而不再交學費,學?!熬谷弧痹试S他繼續(xù)旁聽他感興趣的課程,并且繼續(xù)和同學們住在一起。應該說,喬布斯留給世人的遺產里,他的父母和學校,是非常重要的一筆。
終于,在進入大學18個月后的1974年2月,喬布斯選擇了退學。其原因,如校方教導主任杰克·達德曼所說:“他(喬布斯)拒絕不動腦筋地接受事實,任何事情他都要親自檢驗?!苯逃?,做到了這一點——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并保持良性的想象力,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喬布斯,19歲的喬布斯就是這樣走進了社會,走進了改變世界之途。其實,我們細心一點兒便能發(fā)現(xiàn),他的“顛覆”和“創(chuàng)新”,是從“自己的人生”開始的——他選擇并堅持了一條適合自己而又與眾不同的道路。世界雖大,卻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那些舉世震驚的改變,往往開始于某一個小小的個人體驗。所以,你我現(xiàn)在可以真正去理解,蘋果“非常凡想”的廣告語:“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P>
瘋狂嗎?卻也不。問題是你自己相不相信。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那世界又如何相信?這,也該是喬布斯留給世人遺產中十分重要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