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住在村里,生活很不方便,尤其是一日三餐,買菜要跑好遠的路。有時忙了半天,到飯點了,才想起飯還沒有燒。一個人的飯也最難燒,煮多了浪費,少了沒法煮,朱鐵錚干脆三頓飯一起燒,一頓鮮、二頓涼、三頓飯菜一起燴。朱鐵錚其實是可以住在鄉(xiāng)政府的,一天三頓在鄉(xiāng)政府食堂吃飯。不過,他在算了一筆時間賬之后,就直接把鋪蓋拉到了村部。
因為,鄉(xiāng)政府食堂近8點才開早飯,吃完飯乘坐時間不定的鄉(xiāng)村公交車到村里,已是9點半之后,中午食堂12點開飯,11點就得離開村里。算下來,一天來回四趟,真正在村里的時間可能也就三四個小時。朱鐵錚說,住在村委會,不僅時間有保證,也能沉下心來做事。
“住在村里,才能沉下心來?!敝扈F錚一句樸實的話,道出的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交通不暢、語言不通、生活不便,是許多駐村干部遇到的困難,不過,如果為了自己方便,而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老百姓打成一片,切身感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又怎么能精準把握民情民意,并拿出切實可行的脫貧招數(shù)來呢?
住在村里,更容易找準扶貧攻堅的“靶心”。村民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不管是凌晨5點還是夜里11點,他們有事就會找村干部。你只有與他們朝夕相處,吃住在一起,掏心掏肺地拉家常,村民才不會把你當外人,有什么苦衷都會向你傾訴,有什么困難都會向你講述,有什么點子也會向你提出。在此基礎(chǔ)上,你才能找準拔除窮根的著力點,找準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做到有的放矢,箭無虛發(fā)。信息時代,盡管打撈民意的手段有很多,但鍵對鍵終究代替不了面對面,再先進的技術(shù)也難以奏出“情感共鳴曲”。
住在村里,更容易激活奉獻情懷。走一走鄉(xiāng)土路,你就會感知父老鄉(xiāng)親對修路的渴望有多迫切;揭一下貧困戶家的鍋蓋,你就會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摸一摸留守兒童的頭,你就會意識到發(fā)展產(chǎn)業(yè)、讓打工族家門口就業(yè)的責任有多大。而這種民生情懷,只有住在村里,耳聞目睹,觸景生情,才容易被激活。為了將鄭澳自然村廢棄的小學(xué)改建成農(nóng)產(chǎn)品收銷點,朱鐵錚奔波了近一年半時間,才爭取到20多萬元資金。他之所以樂意這么做,是因為他感受到這個農(nóng)產(chǎn)品收銷點,承載著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的希望。不這樣做,就愧對百姓,就有負組織重托!
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決勝階段,駐村干部是脫貧攻堅的骨干力量,非常之時要有非常之舉,只有把根扎在大地上,把心融入群眾中,才會有想法有辦法,出實招出硬招,才會為自己的駐村生涯書寫精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