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隴縣開展大學生村官“進農戶真幫扶”活動,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助推貧困群眾脫貧“摘帽”,
“縣委組織部要求在崗大學生村官,堅持每天走訪農戶3—5戶,把握群眾的新期待,每周至少為群眾辦實事好事5件。并建立日匯總周報告制度,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考核依據?!毕嚓P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4月,隴縣溫水鎮(zhèn)郭家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董博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仔細了解家中情況,因戶施策,為84戶貧困戶制定了脫貧計劃。郭平興是該村四組的貧困戶,家里7口人種著5畝莊稼,擠在土房里過著緊巴巴的日子。董博在走訪中了解到他曾經當過養(yǎng)殖員,幫他謀劃了一條養(yǎng)殖致富的路子。他聯系農商行幫老郭申領到產業(yè)扶貧貼息貸款2萬元,又聯系蘇州同學介紹老郭兒子和兒媳到蘇州電子廠務工。半年過去了,郭平興成了該村的脫貧致富“示范戶”,前不久他一次性賣了9頭豬仔,收入6000多元。現在,老郭走在村里腰板筆直:“我兒子前幾天打回來3萬多元,讓我把房翻修一下,還和我合計著在縣城買套房,娃娃上學就方便多了……”每當見了鄉(xiāng)鄰,老郭都要把董博夸一夸,“多虧董書記啊,小伙子有眼光、人實在,幫我家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隴縣大學生村官走家串戶,都隨身帶著“連心卡”。他們建立了“問題墻·回音壁”制度,對群眾的意見建議,第一時間協(xié)調辦理,并將進程和結果及時反饋群眾,確保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音。東風鎮(zhèn)棗林寨村大學生村官趙晶是第一個設立“問題墻·回音壁”的代辦員。她在村黨代表服務室建立“問題墻”,針對歸納出來的問題,制定措施、明確時限、確定責任人,對沒按時完成的問題督促落實。該村貧困群眾劉軍煥告訴記者:“我家那個電視機頂盒卡頓的問題,以前不知向誰求助,小趙來家里串門時我無意中說出來,沒想到這事被她記在‘墻上’,不到一周廣電技術員就把問題解決了,真感謝這女娃,辦事實在,說話算話!”
截至目前,該縣11名大學生村官累計走訪群眾4580多戶,發(fā)放“連心卡”4800多張,化解矛盾糾紛106起,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090件次,為群眾辦實事好事3800多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