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走村入戶就是回家。”這是解良帶著記者去阿令朝村入戶走訪途中,說的一句話。
阿令朝村屬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科布爾鎮(zhèn),3511畝耕地中,水澆地只占三分之一,冬季漫長寒冷,無霜期僅3個月左右,貧困戶數超過戶籍數一半。從自治區(qū)黨委黨史研究室來到這里,解良把不宜居也不宜業(yè)的阿令朝稱之為“家”,是因為他對這片土地動了真情、付出了心血。4年來,解良帶領村干部村民建起了驢場、面坊、油坊、垂釣魚塘等集體產業(yè),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2600元增加到4600元。
解良(右二)在介紹驢場情況。周妍 攝
57位村民按手印挽留
2015年5月,解良帶著黨史研究的積淀駐村阿令朝,思考著如何用歷史的智慧改變當下的貧窮?!氨仨毎l(fā)展村集體經濟?!苯饬几嬖V記者,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了幾十年之后,農村的振興有賴于壯大集體實力。
“牛羊肉價格波動大,黑驢價格相對穩(wěn)定,渾身是寶,我們就瞄準了黑驢養(yǎng)殖。”解良說。然而,這種想法,在村里一下子就被擊碎了?!皼]有資金,想法再好也沒用?!薄敖鈺?,你走訪入戶做做樣子就回原單位吧,何必這般折騰呢?”聲音傳到解良的耳朵里,并沒有瓦解他的決心,他向原單位爭取到資金20萬元,組建施工隊一磚一瓦壘棚舍。因為一個棚舍招標價要48萬,他決定自己干,第一個棚舍做出來,只花了15萬元。
很快,阿令朝就進入了霜凍期,棚舍停工。到了2016年上半年,棚舍還沒建完,解良駐村期就快結束了,村主任張金虎說:“當時我們都很著急,解書記走了,這集體產業(yè)指望不大了?!?/p>
集體請愿留人。2016年6月17日,察右中旗組工干部和科布爾鎮(zhèn)干部千里迢迢趕到自治區(qū)黨委黨史研究室,亮出留有57位阿令朝村村民紅手印的請愿書。村民梁玉子回憶當時按手印的情景分外動情:“解良是個好孩子,他走了,阿令朝村發(fā)展必受影響?!贝迕裢踅鸹⒄f,解良駐村后,把扶貧政策講得明明白白,這樣的好干部留下來是阿令朝村民的福氣。
“我很高興他們需要我?!苯饬嫉弥迕裢炝艉螅芘d奮。他說,阿令朝條件艱苦、基礎薄弱,他希望留下來,再花點時間“折騰”點成績出來。
謀劃產業(yè)多元發(fā)展
2018年6月6日,驢場迎來了投產后的第一個新生命。
“我抓住小驢的蹄子輕輕往外拉,大約20分鐘小驢順利出生了……”“接生員”解良在駐村日記中記錄下了這個難忘的時刻。目前阿令朝村有黑驢養(yǎng)殖棚舍1400平方米、草料儲備庫1200平方米,購買的84頭黑驢下了36只小驢,還有20多頭待產。解良笑著說,“接生員”不知當了多少回。
為了增加產業(yè)的多樣性和抗風險能力,解良又上馬了石磨面粉加工和榨油廠,還將面、油送去北京請專家品嘗,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如今,年可產全麥面粉10萬斤、綠色食用油10萬斤。他坦言,看著項目一個個穩(wěn)定產出效益,心情漸漸輕松起來,尤其感恩“娘家”的經費資助。
阿令朝村集體經濟起步后,解良依舊馬不停蹄。初期,面、油以扶貧的名義賣給了機關和企業(yè),但他認為“只有面向市場的產業(yè)才有生命力”。所以,他一方面注冊了“阿令朝”商標,一方面籌劃著將小作坊升級為規(guī)?;a,為產品進超市鋪路。同時將周邊村鎮(zhèn)的農特產品上架阿令朝銷售平臺,發(fā)揮輻射幫帶作用。他還憑借阿令朝村臨近S335線、是前往黃花溝景區(qū)必經之路的優(yōu)勢,籌劃以垂釣、果蔬采摘、牧家樂為主打的鄉(xiāng)村旅游事業(yè)。
“產業(yè)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苯饬枷蛴浾邇A吐。棚舍停工期間,工地上的磚頭不翼而飛讓他寒心;不看好阿令朝的人目睹產業(yè)成型后多次設障……2017年8月,解良因冠心病入院20多天,出院后立即奔赴阿令朝。在他看來,這些不愉快的小插曲與脫貧大業(yè)相比簡直微不足道,但足以錘煉一個人的黨性。
對村民有求必應
57位村民按手印留人,不僅因為解良能干事,還因為他對待村民就像家人,誰家遇到困難,他都會上門幫忙。2015年底,羊肉價格大跌,村民的羊肉賣不出去,解良發(fā)動親戚朋友購買,還去商場超市推銷。村民白舉文去世,兒子在外打工,他籌集2000元幫助安葬。80歲的村民劉志女患病后不舍得花錢看病,他自掏腰包為老人買藥、請醫(yī)生,定期探望?!斑B我這個親兒子都做不到這樣!”劉志女的二兒子李俊平說。然而厚了這頭,薄了那頭,解良上初中的女兒成績下滑,妻子埋怨,其父患帕金森需住院治療,也一拖再拖。解良對家庭滿心愧疚。
對村民有求必應的解良,對自己很苛刻。扶貧四年多,從阿令朝村收到第一筆幫扶資金開始,解良每天記賬、每周對賬,接受監(jiān)督,確保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為方便出行,他自購一臺國產越野車,往返村鎮(zhèn)旗之間協(xié)調資金、項目。幾年來為村里拉運材料,從來沒報銷一分錢。連送去北京請專家品嘗的面、油樣品都是他自掏腰包買的?!拔覀兊募w經濟剛剛起步,如果有人以樣品的名義隨意領取,那集體經濟很快就垮了,我不能帶這個頭。”這是解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集體的不貪不占,自己掏腰包分外慷慨。修建驢場棚舍時,由于扶貧資金還沒撥付到位,解良向家人和朋友借了8.5萬元給工人按時付了工資?!敖饬几善鸹顑簛砭拖駛€民工,修理機器、搬運材料、挖土砌墻,啥都干。這樣的干部我還是頭一回見!”阿令朝村民郭全奎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