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
董營村第一書記周海磊(右二)在給貧困戶講解精準扶貧政策。資料圖
“按照省委組織部統籌安排,山東工商學院第四批第一書記派駐山東省陽谷縣。”通知看到這里,我報名的決心就堅定不移了。
決定報名第一書記不是心血來潮,是因為出生成長于冀東南農村的我,自高考上軍校起,遠離家鄉(xiāng)已16年有余,兒時記憶里的父老鄉(xiāng)親、谷場麥田……一景一情仍歷歷在目、清晰如昨?;氐睫r村的想法,常在心中揮之不去。
今年4月,我通過了組織選拔,擔任陽谷縣張秋鎮(zhèn)董營村第一書記。
初入村莊,逐戶走訪、摸準實情是關鍵。4月底的一個清晨,我騎車前往董營村。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下鄉(xiāng)就是騎著自行車,時至今日依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騎車不僅便于隨走隨停,與鄉(xiāng)親們打招呼、拉家常;還方便鉆胡同、進院子。只有身近了才能心更近、情更近,讓鄉(xiāng)親們放下心中的疑慮和戒備。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毕肴嫔钊氲亓私馊罕娝薄⑺魏退?,還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去,力所能及地搭把手,與鄉(xiāng)親們同勞動,談他們當下關心的話題、說他們眼前著急的事情,才能讓他們敞開心扉,把實際困難講清楚、說明白。我與貧困戶于丕現在地里聊天時,得知其妻子早年因病去世,他自己體弱多病,還要供兒子于龍讀大學后,便主動聯系于龍,介紹助學貸款和勤工儉學崗位的申請政策,并鼓勵他刻苦學習,不負父親的期望,通過學習改變命運。麥收時,我走進麥田實地查看,發(fā)現村東近千畝的鹽堿地畝產不到350公斤,不足高產區(qū)的一半;天旱時,看到鄉(xiāng)親們苦盼的雨一直不來,每家每戶只好拖著小水泵、扯著塑料管分搶溝渠里幾近見底的水;移苗保苗時,看到多位大爺大娘年近70歲還一早到田間勞作……我不停不歇,用雙腳丈量著每一寸土地。
到村任職,肩負著組織的信任與重托,背負著群眾的信賴與期盼,只有帶頭做好表率,才能更好發(fā)動和依靠群眾,贏得群眾認可。硬化村內胡同路面時,我與村“兩委”成員商量,只買材料,發(fā)動黨員帶領大家一起出義工,節(jié)省了大筆勞務費。事實證明,只要黨員干部能沖鋒,群眾就一定能跟上,困難也一定能克服。
如今,經過多方協調、積極爭取,村內老年服務中心和活動廣場已經開工建設,路燈和健身器材正在安裝;產業(yè)扶貧資金已經明確投產項目,建成后村集體收入將穩(wěn)增近6.5萬元;公益性項目資金全部優(yōu)先用于農田水利設施改造、打井、修路等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項目;村內40余畝閑置坑塘改造開發(fā)工程正在籌措資金,尋求增收與美化兼顧的解決方案……全村父老鄉(xiāng)親備受鼓舞,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住進危房改造后的新居,貧困戶于培文說:“村里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p>
董營村地處偏遠、土地貧瘠,村內受過教育的文化人和年輕勞動力大都到城里謀職求生,村內留守人員以老幼婦孺為主。雖然大家致富意愿強烈,但囿于信息閉塞、觀念落后、缺乏資金,只能眼巴巴看著其他地方發(fā)展特色養(yǎng)殖、果蔬種植和手工產業(yè)?!盎疖嚺艿每欤寇囶^帶?!闭覝什「泳偷脤ΠY下藥。學校同派出的其他3名同事所在幫扶村相隔不遠,同屬金堤河沿岸村,面臨著同樣的發(fā)展難題。大家集思廣益、各施所長,一方面加緊組織抓好村“兩委”成員動員培訓,一方面加緊調動各方資源,幫助村子發(fā)展適宜的種植和養(yǎng)殖產業(yè)。入村不到兩個月,黃河沉沙池沿岸的4畝泥鰍養(yǎng)殖項目已經在東街村黨員骨干和有養(yǎng)殖經驗村民的參與下先行先試,目前長勢良好;曹堤口村的“兩委”成員和有參與意愿的村民已前去考察抗鹽堿環(huán)境的珍珠油杏種植項目,大家反響熱烈……相信經過時間的沉淀和實踐的檢驗,我們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穩(wěn)妥可行的農村產業(yè)發(fā)展之路,增強幫扶村的“造血”功能,提升幫扶村的脫貧質量。
“脫貧攻堅戰(zhàn)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務必一鼓作氣、頑強作戰(zhàn),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眽阎救谛?,囑托殷殷在耳,日子越過越火,干勁越來越足。作為一名轉業(yè)軍人和黨員,能夠回到農村,投身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偉大實踐,接受時代賦予的使命考驗,我備感榮幸和自豪,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與貧困決戰(zhàn)到底。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周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