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黃土高原,黃龍縣界頭廟鎮(zhèn)碾子塬村。
漫山遍野的連翹花已經驚艷綻放了一整個春天,如同金燦燦的星星灑滿山塬,也把前來賞花的人記憶染成了金色。此時立夏剛過,坡地、村道崖畔、村民房前屋后,觸目所及皆是迎風舒展的連翹枝葉,一簇簇嫩果已悄然掛上枝頭。
駐村第一書記張建剛每天都步履匆匆穿行在連翹叢中,忙著查看長勢、給群眾講解管護技術。在村民們的心目中,連翹是當仁不讓的“村花”,張建剛則被大家親切稱為“連翹書記”。
碾子塬村共有218戶618人,其中脫貧戶43戶119人。除了玉米,村民還種植了核桃、蘋果、花椒等經濟作物。
2021年10月,縣融媒體中心干部張建剛來到碾子塬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村里40歲以下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時年33歲的他思維活躍、腿腳勤快,一到村里,就帶來了一股不一樣的活力。
那段時間,村民們經常看到這個年輕人拿著筆記本和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戶。當過記者的張建剛很善于和群眾溝通,和誰都能聊得火熱,一個多月跑下來,村里的產業(yè)現狀、群眾的愿望和顧慮等都摸得一清二楚,他把發(fā)展新產業(yè)的目光鎖定在連翹種植上。
早在2015年,當地村民就試種過連翹,但多是小打小鬧,不成規(guī)模。張建剛調研發(fā)現,連翹全身都是寶,花可觀賞、葉可制茶、果可入藥,作為新興優(yōu)勢產業(yè)發(fā)展的潛力很大。
然而,獲得支持的路卻并非一片坦途,“我們縣滿山都是野生連翹,為什么還要人工種連翹?”“碾子塬村種連翹有什么優(yōu)勢?”“這個村已經有了蘋果、核桃等產業(yè),為何要另起爐灶?”張建剛需要拿出一份詳細的可行性報告,來證明自己不是拍腦袋做的決定。
在一份6頁紙的調研報告中,記者看到,前4頁是碾子塬村連翹產業(yè)發(fā)展實施方案,后兩頁專門答疑——“答碾子塬連翹發(fā)展的質疑問題”,大號黑體加粗,引人注目。
這是細致科學的調研帶給他的底氣。張建剛專門給各家各戶發(fā)放了意愿表,讓村民自己填報有無發(fā)展連翹的意愿、想發(fā)展多少。掌握了熱騰騰的“大數據”后,他與村組干部共同研判連翹市場,探討栽植技術,計算未來收益,打消了群眾的顧慮,也給村干部吃了定心丸,還爭取到了上級支持,“這個產業(yè)真能干成?!?/p>
“全縣現有野生連翹60余萬畝,為何我們村還要種連翹?因為隨著退耕還林、生態(tài)修復等政策實施,灌木生長勢頭強勁,野生連翹作為藤條類樹種,生長空間被壓縮,采摘難度加大,產量逐年下降;野生中藥材采收管護力度不夠,部分群眾采取剪枝破壞式采收,也極大影響產量。采取‘采+種’形式,不但可帶動群眾增收,還能有效保護野生連翹?!?/p>
“碾子塬村發(fā)展連翹的優(yōu)勢在哪?連翹耐寒、耐旱、耐瘠薄,特別適合在山地向陽坡種植。碾子塬村95%的耕地為山地微梯田,是連翹優(yōu)生區(qū)。連翹便于管理、采摘期長、便于儲存,可避開農忙,一個勞動力可管理50余畝,對勞動力不足的碾子塬村優(yōu)點顯而易見。3年可掛果,5年進入盛產期,每畝最低收入5000元,種植效益可觀,群眾熱情很高?!?/p>
……
張建剛清楚地記得,2022年初,臘月二十八那天,他得知自己的調研報告獲認可,上級確定把連翹種植作為碾子塬村“一村一品”產業(yè)給予政策扶持。他高興得像心里揣了一把火,年都沒有過好,大年初七就趕回村里。
2022年3月下旬的一天,春寒料峭,但碾子塬村委會院子里人頭攢動,氣氛比過年還熱鬧。15萬株2年生的連翹苗一捆接一捆地免費發(fā)放到村民手中,扛著苗的村民笑逐顏開,碾子塬村產業(yè)發(fā)展翻開了新的一頁。張建剛邀請縣農業(yè)農村局專家現場介紹連翹價值、市場前景等,為種植戶鼓勁打氣。技術員們則和村民一起來到田間地頭,現場教授種植技術。
深知宣傳的重要性,張建剛編了許多順口溜,在村里廣為流傳,“房前屋后種連翹,成本不高收益好,顧個家庭小開銷,攢個零錢能防老”讓村民對種植躍躍欲試;“種連翹選陽不選陰、選高不選低、選瘦不選肥”告訴村民,連翹不挑地,種在貧瘠邊角地即可,不要占用自家肥沃的口糧田。
種植戶李長生已嘗到了甜頭:“張書記給咱們爭取了好政策,種一畝連翹補助400元,讓咱心里有了底。我家5畝連翹去年收入3萬多元,今年這花開得更盛,行情也好,預計能收入4萬元!”在張建剛的鼓勵下,他今年又栽種了19畝連翹。
截至目前,碾子塬村共為群眾免費發(fā)放連翹苗22萬株,帶動170余戶群眾利用荒坡、邊角地、撂荒地、房前屋后栽植了3400余畝連翹,打造了3個百畝連片成園種植示范點和18.7公里黃花大道。預計到2025年,全村連翹綜合產值將達上千萬元,戶均增收近5萬元。
張建剛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說,碾子塬村以打造“黃土高原連翹第一村”為目標,當年夯基礎、次年做提升,分步推進農旅融合,目標是“連翹遍地栽,黃花漫坡開,旅游好風光,群眾樂開懷”,讓“村花”連翹既提升村子的“顏值”,又鼓起群眾“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