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內蒙古烏拉特后旗呼和溫都爾鎮(zhèn)新利社區(qū)黨支部書記。
事情發(fā)生在2月14日,星期五。
“今天氣溫下降13度,請疫情防控一線的值班人員注意防寒保暖!”一大早,收到鎮(zhèn)里暖心的降溫提醒,宋敏的心咯噔一下,湊合吃了兩口餅子,急急火火地出了門。
宋敏來到一處閑置舊房,推開門的一剎那,她的眼淚奪眶而出。角落里,一個衣衫襤褸、骨瘦嶙峋的老人蜷縮成一團,瑟瑟發(fā)抖,鼻尖掛著清鼻涕,雙手許是因抓煤炭變得黑乎乎的。當即,她做了個令身邊人瞠目結舌的決定——把流浪老人帶回家。
“啥?你把她領回你們家了?你丈夫和孩子不在,誰知道她精神正不正常,萬一……”
“疫情期間,人們都怕感染,你怎么敢?再說你每天這么忙,這不是給自己添亂了么?”
聽到宋敏把流浪老人接回自己家照顧,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很驚訝。
這位流浪老人不是生人,出現在烏拉特后旗呼和溫都爾鎮(zhèn)已經有些年頭了。宋敏他們曾發(fā)起微信尋人,但是無人“認領”。宋敏也曾聯系鎮(zhèn)政府民政辦,多次把她送到鎮(zhèn)福利院安置,可是老人呆不慣,每次都能成功偷跑出來。
這段時間,老人白天穿行在各個垃圾點,晚上縮在樓道里休息,已經成了社區(qū)里的“老大難”問題。宋敏找到鎮(zhèn)里相關領導,幾經商量,決定將老人安置到社區(qū)里一處閑置房子。
許是天生自帶的親和力,除了宋敏,老人誰的話都不聽。2月12日,宋敏和兩名社區(qū)志愿者把房子打掃干凈,生起爐子,民政的相關領導又送來新棉被褥子,每天安排值班人員給老人送飯,總算把老人安頓好了。
可2月14日,宋敏看到老人在閑置舊房里的可憐樣,就叫來志愿者幫忙,把老人領回了家。
宋敏在家里給老人安排了一間專屬臥室,老人舒服的躺在灑滿陽光的床上,陽臺上,晾滿了老人的打補丁破內衣。一個大洗衣盆里,放的是宋敏辛苦洗了5遍后疊得整整齊齊的老人的棉衣、棉褲、毛衣,散發(fā)出淡淡的洗衣液的香味。工作再忙,每天早晨宋敏都是把早飯做好才出門,中午也要把飯菜送回來。宋敏把飯菜和水端在床上,看著老人吃得香,她心里也很欣慰。
疫情期間,宋敏的丈夫和兩個孩子都在父母家,家中只有她一人住,宋敏說,有了老人,她回家也有了伴兒,也不孤單了。
接老人住在家里,宋敏沒與家里人商量,因為她知道,父母一定會同意的。
安置好老人的晚上,宋敏向父母匯報,電話那頭,兩位老黨員沉默了幾秒鐘,說:“敏兒,你做得對,我們支持你,照顧好她,別讓她生病。自己上班也要注意防護,好好吃飯。”父母還教她怎么與老人相處,通過老人的口音、生活習慣分析她的來歷和身份。聽著父母的“碎碎念”,宋敏眼淚早已模糊了眼睛。
宋敏說,這件事情的背后還有很多人在愛心接力:在安置流浪老人時,60多歲的志愿者唐樹合將自己家中的爐子和炭拉了過來;社區(qū)的王芬主任,默默承擔了新利社區(qū)所有卡點的夜間防控的查訪工作,讓她能夠踏實地照顧老人;志愿者每天輪班陪護,帶老人出去曬太陽,陪老人聊天,毫無怨言。
“大家的愛心接力,讓我每天都身處感動中。等疫情結束,再把老人安頓好,我們會常去看望她。”宋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