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蘋(右)向村里的大媽講解森林防火知識
2021年11月,我來到貴州省甕安縣永和鎮(zhèn)長嶺村,擔(dān)任黨總支書記助理,開始了一段我和長嶺村不得不說、永生難忘的故事。這些故事在稀松平常的閑碎家常里,在村落升起的裊裊炊煙里,在稻花飄香的田野阡陌中,在耀眼的驕陽和溫柔的星光里。
2021年初冬,一個陰沉凜冽的天氣,我進了村,帶著幾分稚氣、慌亂、擔(dān)憂,讓我忽略了她古樸靜謐的美麗。我同村“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的同志打了招呼,向周圍的村民介紹了自己,但一時記不住他們的姓名。
我和長嶺村相互磨合的過程,充滿喜悅歡樂,也帶著些許艱辛苦澀。入戶走訪被農(nóng)戶養(yǎng)的狗咬傷時偷偷哭泣,徒步半小時到山溝看望不愿搬遷的70歲老人時疲憊崩潰,剛開始處理矛盾糾紛、召開群眾會時局促不安……我常常對這些感到力不從心。
從村里醒來的某一個清晨,看到身披云霧的崇山,沉醉于她的美好。在長嶺河畔開展“清水清岸”志愿活動,看到被晚霞染紅的天邊和山谷,由衷地感慨于她的明媚。當(dāng)皚皚的白雪輕吻樹葉,草木在銀裝下低語“瑞雪兆豐年”的喜悅,突然意識到自己對村莊的熱愛。當(dāng)春天的氣息在大地彌漫開來,1500畝秧苗、987畝玉米、150畝大豆落地生根,生命的力量蠢蠢欲動,感受到了她的寬厚偉大。在朝夕相處的幾百個日子里,我迷戀上這片土地,完全認同了她“生態(tài)長嶺”的美稱,真正情愿將真心和青春交付于她,希望她在時代的浪潮中更加富饒美麗。
這里稻花里養(yǎng)魚,山林里養(yǎng)蜂,種植養(yǎng)殖統(tǒng)計讓我知道了每一塊土地的使命。這里的人勤勞淳樸,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電信詐騙、防汛抗旱,讓我結(jié)識了一群和藹的長輩、可愛的朋友。在家長里短中,我知道了特困供養(yǎng)戶老王的腿是年輕時爬樹摔斷的,低保戶小宋從小智力有缺陷但幸運地被村里人收養(yǎng)長大也沒遭遇過多大的歧視。在灶邊和飯香中,知道了“銀上溝、大茅坡”等地塊種植哪種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較高。當(dāng)村民能聽懂我的外地口音時,農(nóng)戶親切稱呼我“甘妹兒”時,院門的狗兒對我搖尾巴時,我的心又柔軟了一分,我和長嶺的距離又近了一米。
我常在想,長嶺村于我而言是什么?是走向群眾的第一步,是歷練,是成長,更是青春!最好的年紀和她相遇,學(xué)會以民之意為行事之衷,以民之難為處事之重,學(xué)會在苦中踐行,在困中思悟。
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