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在鄉(xiāng)間 | “畫虎村”里的畫虎人
2023-08-09 14:37:00  來源:鄉(xiāng)村干部報網(wǎng)  作者:王建民  
1

鄉(xiāng)村干部報網(wǎng)
微信公眾號

鄉(xiāng)村干部報網(wǎng)
官方微博


王建民和他的虎畫作品

  手拿毛筆,蘸上少許墨汁,細心勾勒間,一只猛虎長嘯著躍然紙上……我叫王建民,今年56歲,是河南省民權縣北關鎮(zhèn)王公莊村的一名農民畫師。我尤其喜歡畫姿態(tài)各異、威風凜凜的虎。

  我所在的王公莊村是“中國畫虎第一村”。而在40多年前,這個位于豫魯兩省接合部的偏僻農業(yè)村,村民多以賣紅薯秧苗為生。窮則思變,當時的村書記王田謀和我父親王培靈商量了一條吃飽飯的路子:教村民們繪畫“拔窮根”。于是他倆組織了16位學畫的村民,拉土、垛墻、脫坯,蓋了一間房子作為教室和畫室,由我父親教大家畫畫。到我16歲的時候,父親送我去外地學畫,學成后我回來一邊種地一邊畫畫。為了貼補家用,我還打過零工,穿街走巷做過小買賣。

  一開始我主要畫灶王爺、門神、年畫等,到20世紀90年代,無意中發(fā)現(xiàn)老虎畫在鄭州字畫市場上很暢銷,于是就買了幾張回來臨摹。我們把臨摹的作品拿到附近集鎮(zhèn)上去賣,每張賣了5元錢,這可把我們高興壞了。我和幾個農民畫師開始轉型,專門畫虎。我們第一批畫虎的,在村里最先買摩托、裝電話、又換了小轎車。村里那會掛起了“牽著老虎奔小康”的標語。

  在我們的帶動下,王公莊村漸漸成了遠近聞名的“畫虎村”。從自己去集鎮(zhèn)上叫賣,到賣到全國各地,我們村的“老虎畫”生意越做越大,村民的生活越過越好。

  近年來,村里強化黨建引領,成立了畫家協(xié)會、藝術館。王公莊村相繼獲評“全國文化(美術)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全國十大書畫村”“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等稱號,“中國畫虎第一村”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的一張文化旅游名片。通過黨委、政府牽線,我們村的虎畫作品相繼在中國美術館、國家軍事博物館、中華世紀壇、上海美術館、深圳美術館等進行展出,還在海外多個國家進行了巡展。

  村里還帶著村民們一起“騎”老虎奔共富,把金燦燦的文化資源轉化成沉甸甸的真金白銀。一個個繪畫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長”滿田野,全村1562名村民中有900余人從事繪畫及相關產(chǎn)業(yè),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比比皆是,可謂家家掛著虎畫,戶戶有畫虎人。

  我們村還擁有中國美協(xié)會員2人,省級美協(xié)會員73人,市、縣級美協(xié)會員200多人。還有繪畫經(jīng)紀人56人,現(xiàn)任村書記王建金就是全村第一個賣畫經(jīng)紀人。在經(jīng)紀人的“運作”下,畫虎成了村莊的支柱產(chǎn)業(yè),90%以上的繪畫作品做到了以銷定產(chǎn),年銷售畫作9萬余幅,40%的作品出口海外,年產(chǎn)值近億元。其中最貴的一幅拍了600萬元。

  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樓,不少人家還買了幾輛轎車。我們還輻射帶動周邊兩省數(shù)千名農民從事或經(jīng)銷農民畫。從曾經(jīng)“挑著擔子上街賣”,到如今“不出門能銷萬里”,村里年輕一代能嫻熟地運用網(wǎng)絡平臺直播帶貨,現(xiàn)在全村的網(wǎng)絡粉絲有4000多萬,有時候一戶一晚上能賣出幾十幅畫。

  畫虎之路越走越寬。不光村民自己畫,村里還抓住發(fā)展文旅產(chǎn)業(yè)的機遇,升級打造畫虎文化IP,成立王公莊藝術小鎮(zhèn)、大學生文創(chuàng)研發(fā)基地、藝術品類電商產(chǎn)業(yè)孵化基地,還和清華大學共同創(chuàng)建清華美院農道學堂,“量身定制”了一批不同風格的農民畫院,吸引游客住下來,畫虎、賞景、品民俗,感受洋溢著藝術氣息的農家樂。

  在我們村的文化廣場上,有這樣一句話:“這里是農村也是畫院,我們是農民也是畫家?!毕碌厥寝r民,提筆是畫師。村民們拿起希望的畫筆,蘸滿激情的墨汁,一起描繪著虎虎生威的幸福生活。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民權縣北關鎮(zhèn)王公莊村農民畫師 王建民

責編:劉瓊
永嘉县| 郧西县| 普兰店市| 余干县| 嵊州市| 泸定县| 石城县| 惠水县| 儋州市| 明水县| 合阳县| 衡山县| 开阳县| 南皮县| 北流市| 策勒县| 界首市| 乌海市| 铁力市| 浠水县| 武宁县| 清镇市| 双柏县| 宜城市| 柘荣县| 襄汾县| 昌吉市| 昆明市| 芮城县| 宽甸| 江陵县| 江口县| 安岳县| 惠州市| 博爱县| 车险| 巴彦淖尔市| 和顺县| 衢州市| 临清市| 安西县|